人民政协报记者 王惠兵配资排排网
“5间面试亭”“专家咨询室”“AI辅助面试机”……在盛夏毕业季,走进闽江学院,宿舍区的就业驿站成了学生“家门口”的就业服务中心,通过校园网便可随时预约就业指导专家,享受一对一职业规划咨询、面试指导、简历修改、岗位推荐等服务。
据悉,目前福州市人社部门已与24所高校共建就业驿站、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就业服务以轻量化、场景化的方式走进校园,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创业全链条、全方位服务。
与此同时,福建全省通过扩岗补助、稳岗补贴、稳岗扩岗专项贷等“一揽子”政策,支持企业开发就业岗位,促进高校毕业生市场化就业。今年以来,各地带领1864家企业进校园,提供就业岗位3.1万个,各级人社部门举办面向毕业生群体的线上线下招聘活动超760场,提供就业岗位超26万个。
“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更是重中之重。”今年初以来,福建省政协围绕“营造法治化一流营商环境,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扩大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等课题开展调研,在深入福州市政务服务中心、“福你就业”零工市场、福州市医保基金中心以及部分企业详细了解相关情况时,调研组对破解“就业焦虑”、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很是关注。
在调研组看来,当前就业市场仍存在“有活没人干”和“有人没活干”的结构性矛盾。因此,要从大环境上逐渐转变高校毕业生对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选择和期待,进而增强产业体系就业协同性,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群体的就业支持,建设就业友好型城市,真正促进高校毕业生“能就业”“就好业”“好就业”。
此外,福建各地各部门积极探索创新就业服务形式,通过福建直播带岗、就业夜市、地铁站招聘会、专项行动等多种方式,为求职者与企业搭建起高效便捷的沟通桥梁。数据显示,2025年1月至4月,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0.54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0.73万人。
对此,不少省政协委员建议,要持续开展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特别是针对未就业毕业生和失业青年的求职需求,开展政策落实、权益保护、困难帮扶等系列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同时,全面完善失业保险稳岗惠民政策,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试点,以“真金白银”稳岗惠民,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
省政协副主席黄海昆表示配资排排网,要站稳人民立场,坚持问题导向,加快补齐短板,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米”。
华林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